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藝術家陳毓姍 觀心自在新春押花特展
2025-01-04
押花藝術起源於19世紀的西歐,英國已有300年的押花的歷史。藝術家陳毓姍將於1月5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押花聯展「觀心自在」,展出三十三觀音是師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作品,期望能讓觀眾對菩薩慈悲的樣貌,深植在民眾的心中,讓大眾生起善念,廣結善緣,把這股善的力量傳播。
陳毓姍早期以花鳥、動物押花為主,也曾經在美國、韓國等地獲得獎項。首次在佛光山蘭陽別院展出,經美術館法師的鼓勵創作「八相成道」,第一幅「降兜率」2016年在佛光山寶藏館師生聯展,頗受好評。
陳毓姍2017年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「特展佛誕」後,他發願繼續完成「佛陀的八相成道」,創作當中遇到許多的考驗,他的父親生病往生,依然堅持以藝術弘揚佛法願力,永不退轉。並帶領學生在佛館系列展出,獲得許多展覽的邀約,期望每次展出都有新作品。
佛像押花藝術起源於「八相成道」的因緣,後來開始醞釀「三十三觀音」,一幅押花作品從尋找花材、構思至完成作品,至少需要3至4個月,小幅也要2個月。押花不是繪畫,必須找素材,如皮膚、衣服等都需精心設計,必須考慮植物會不會退色,其實沒有畫畫容易。
自2023年於佛陀紀念館舉辦「浴心如佛─陳毓姍押花藝術展」,讓他備感榮幸,展後察覺佛教的藝術帶給人們正向指引,讓人獲得心靈平靜。他在夜深人靜時創作,體會內心的沉靜,能夠與佛接心。押花創作三十三幅觀音作品,想到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這個氛圍,廣邀學生合力,以3年時間共同完成33幅作品,傳達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。
「我起心動念,就是以藝術弘法的使命!」此次師生聯展56幅押花作品,其中展出陳毓姍「觀心自在」、「菩薩清涼月」、「飛天」等16幅作品。「為完成藝術弘法使命,我堅持不賣作品。我秉持此信念,珍藏作品供養大眾欣賞,以文化藝術來弘揚佛法。」因為身懷悲願,許多民眾看到陳毓姍「觀音自在」及「菩薩清涼月」內心自然生起一股祥和的力量。
展期至3月31日,歡迎熱愛押花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,這是一場傳遞美好祥和的心靈饗宴,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,期許新的一年生起善念與平靜的力量,每個人都能藉由押花藝術感受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。
陳毓姍早期以花鳥、動物押花為主,也曾經在美國、韓國等地獲得獎項。首次在佛光山蘭陽別院展出,經美術館法師的鼓勵創作「八相成道」,第一幅「降兜率」2016年在佛光山寶藏館師生聯展,頗受好評。
陳毓姍2017年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「特展佛誕」後,他發願繼續完成「佛陀的八相成道」,創作當中遇到許多的考驗,他的父親生病往生,依然堅持以藝術弘揚佛法願力,永不退轉。並帶領學生在佛館系列展出,獲得許多展覽的邀約,期望每次展出都有新作品。
佛像押花藝術起源於「八相成道」的因緣,後來開始醞釀「三十三觀音」,一幅押花作品從尋找花材、構思至完成作品,至少需要3至4個月,小幅也要2個月。押花不是繪畫,必須找素材,如皮膚、衣服等都需精心設計,必須考慮植物會不會退色,其實沒有畫畫容易。
自2023年於佛陀紀念館舉辦「浴心如佛─陳毓姍押花藝術展」,讓他備感榮幸,展後察覺佛教的藝術帶給人們正向指引,讓人獲得心靈平靜。他在夜深人靜時創作,體會內心的沉靜,能夠與佛接心。押花創作三十三幅觀音作品,想到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這個氛圍,廣邀學生合力,以3年時間共同完成33幅作品,傳達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。
「我起心動念,就是以藝術弘法的使命!」此次師生聯展56幅押花作品,其中展出陳毓姍「觀心自在」、「菩薩清涼月」、「飛天」等16幅作品。「為完成藝術弘法使命,我堅持不賣作品。我秉持此信念,珍藏作品供養大眾欣賞,以文化藝術來弘揚佛法。」因為身懷悲願,許多民眾看到陳毓姍「觀音自在」及「菩薩清涼月」內心自然生起一股祥和的力量。
展期至3月31日,歡迎熱愛押花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,這是一場傳遞美好祥和的心靈饗宴,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,期許新的一年生起善念與平靜的力量,每個人都能藉由押花藝術感受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。
最新消息
三好音樂節以綠色碳足跡 邁向永續發展
2025-08-24高齡生活不孤獨 佛教天主教相攜找解方
2025-08-24「重光─顧天龍油畫作品展」開幕 充盈內美與大千世界同頻重光
2025-08-24三好音樂節融合佛光好事集 老中青幼共度夏日好時光
2025-08-24第一屆三好音樂節 打造年輕音樂舞台
2025-08-24屏東佛光人捐血報恩 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
2025-08-24北卡協會送愛心文具 助力教師學生新學期
2025-08-24國際佛光會華府協會 愛心文具捐贈幼學童迎新學期
2025-08-24三重禪淨中心宣講員培訓 佛陀善法廣布人間
2025-08-24福壽老人中心佛學講座 談福壽智慧
2025-08-24
相
關
消
息